舒富民:全周期管理为区域治理开启新方向

08-24

《小康》杂志社社长舒富民致辞。摄影宁颖

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 陈秋圆 8月22日,由《小康》杂志社主办,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的"2020中国社会治理与全面小康研讨会"在北京国谊宾馆召开。《小康》杂志社社长舒富民为研讨会致辞。

舒富民在致辞中表示,2019年,《小康》杂志社联合有关单位发起的"新时代全面小康百县系列工程"全面起航。一年的时间里,《小康》的脚步走遍全国,"中国社会治理典型案例"调研、"中国县域营商环境研究"、"百县精品"等百县工程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一个个县域全面小康发展典型样本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方案"的坚实根基。其中,"中国社会治理典型案例"调研有序开展,寻找基层标杆的活动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环节。《小康》杂志社和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已经成功合作并且推出了广东省顺德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江苏省江阴市集成改革为县域治理现代化建设探索新路径、贵州省荔波县全域旅游战略助力社会治理创新等案例,取得广泛的社会影响。

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社会治理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和国家长治久安。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框架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创新方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坚强统一领导下,从上到下及时采取应对举措,国务院统一领导、协调,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令行禁止,全国保持一盘棋,各地因地制宜地采取强有力的防范治理措施,成为重大突发疫情防控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抗击新冠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基层治理问题也充分暴露出来,地方政府应以疫情防控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建立应急响应常态化的现代治理新体系。目前,中国的国内疫情已经得到初步控制,而西方大国却仍处于艰难的控制中,总的来说,这可以体现出我国治理共同体模式的制度优势。

舒富民表示,社会治理工作最坚实的力量和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为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多地探索创新、积极实践。作为西部多民族的旅游贫困县贵州省荔波县,近年来以"发现矛盾、解决矛盾"为核心,系统地针对一些当地的主要矛盾进行了切实的分析与解决,从而使荔波的社会治理营造了一个新的格局,形成了具有突出地方特色的"四二一治理模式""零基治理模式""大数据治理模式""三元社区治理模式"等,并且实现了"五个零"的治理绩效,走出了一条全域旅游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路子。在课题组调研中,以"城乡社区治理创新"为抓手的顺德,有一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在顺德全区村(居)民小组共1840个,已单独建立党支部1267个,其余建立联合党支部或党小组,实现村民小组党组织100%覆盖,这种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使得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增强了,治理能力提升了,基层社会管理、产业发展等也变得更好了。"这些县域基层治理的鲜活案例,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提供了可借鉴样本。"舒富民说道。

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探索现代化治理新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要从全面小康迈向更高台阶,需要充分认识并着力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民生福祉等不同领域、区域和城乡等不同维度均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同领域、不同维度之间多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交织,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成新的挑战。这些现实问题也充分体现在当前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中。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市考察时指出,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

上一篇:一证两清单创新治理方式精准服务企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