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证两清单创新治理方式精准服务企业

08-21

今年以来,武汉市生态环境系统大力弘扬"店小二"精神,始终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以企业的感受为第一标准,在转变作风、再造流程、优化法治环境、服务企业、巡查督导上再下功夫,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加快推动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

积极主动服务"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不断提升环境监管、治理能力,在核发"一证"(排污许可证)、实施"两清单"(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方面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精于细节,精准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大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快速准确核发排污许可证奠定"一证式"监管基础

什么是排污许可证--

排污许可制是依法规范企事业单位排污行为的基础性环境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排污许可证中记载了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设施及其对应的排污口、排气筒、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总量和监测要求、环保设施运行和管理要求、排污许可执行情况报告要求等,既是排污单位环保守法的手册,也是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的依据。

执行过程:

按照生态环境部和省生态环境厅工作部署,武汉市生态环境系统克服疫情和汛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帮助有关排污单位实现持证排污,为众多排污单位创造合法生产经营的良好环境。

精确建库。充分利用现有环境监管数据、结合以往污染普查数据,广泛对照其他行业关联数据,迅速建立并不断完善全市固定污染源基础信息库,涵盖1.8万家排污单位基础信息,避免重复排查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精细推进。市生态环境局成立推进排污许可制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采取每天通报工作进展、每周印发工作简报、双周召开视频调度等措施,强力推进,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精心实施。多措并举,扎实推进。通过官方网站、微信、长江日报等开展广泛宣传,提高企业持证排污的法律意识。各区按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全面开展拉网式清查,采取"三分五集中"的方式,即分区域、分园区、分行业,集中时间、集中地点、集中人员、集中宣传、集中填报,最大限度提升排污许可申报和登记工作效率。针对难以集中填报的企业,实行清单式管理,区分局工作人员和第三方技术人员展开攻坚,上门入户、逐家收集资料、指导网上填报,完成一家销户一家。

精准服务。坚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服务模式。青山区建立条块结合模式,通过驻区大企业主管部门从上至下宣传引导,提高办证效率。武昌区将排污许可证延续、变更流程并联开展,为企业办证节约一半时间。新洲区坚持特事特办,不到1个月就将排污许可证送到11家乡镇污水处理企业。

产生成效:

近期效果--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家排污单位分类处置和发证登记工作,总完成率达到87.6%。其中,33个行业5002家排污单位完成率达到100%,提前1周完成省里下达的阶段性目标任务。

预计11月底,我市将全面完成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涵盖1.8万家排污单位,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

同时,排污许可常态化管理启动,凡是新增的固定污染源,将及时办理排污许可手续。

远期效果--

1.8万家排污单位的发证登记信息将构成庞大的全市排污"数据库",成为固定污染源监管的"基石"。

排污许可主体单位必须做好信息公开,履行法律责任义务,保障公众环境权益。

形成"有证才能排污,有证不能乱排污"的局面。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加强证后监管,将排污单位纳入日常环境监管执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一旦发现违法情节严重的,可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或报请辖区人民政府依法实施关停。

环评审批正面清单便利新建项目开工

市生态环境局在坚持绿色发展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前提下,大胆改革创新,积极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着力提高工作效能,积极支持相关行业企业复工复产,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什么是环评审批正面清单--

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就是对一批复工复产重点项目、关系民生的项目,主动做好环评审批服务,提前介入,开辟绿色通道,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实现"不见面"审批。

上一篇:洱海大力开展生态治理 生态廊道主体工程今年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