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称谓考
07-08西府,在我国历史上曾以军事、管理机构、侨置地名、居地住所,甚至都城之名存在过。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府”已经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地理概念。西府,广义上是指陕西省关中西部宝鸡及其周边部分地区,狭义上是指宝鸡市及其下辖3区9县,即渭滨区、金台区、陈仓区、凤翔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岐山县、扶风县、眉县、凤县、太白县。
一、我国历史上的“西府”
西府,为东晋时期军镇之别称,其治所不定,有历阳、芜湖、姑孰、寿春、荆州等。西府历阳(今安徽和县),咸和四年(329)侨置豫州时建立。“侨立豫州于历阳,置军府于此,蔚为重镇”,因历阳在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之西,故名。与北府同为当时军事重镇。胡三省注《资治通鉴》言:“晋以京口为北府,历阳为西府。豫州治历阳,在江西,故云北带寇戎。”[1]3473《晋书·王濬传》载:晋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濬讨伐东吴。濬以高大战船组成水师,顺江而下,直指金陵。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在天门山(东为当涂博望、西为历阳梁山)激流中暗置铁锥,并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企图以断楼船通行。结果王濬一鼓作气,越天门,过三山,直捣石头城。“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孙皓遂成亡国之君。东晋咸和二年(327),历阳太守苏峻起兵反晋,自横江济牛渚,攻取建康,后为晋军陶侃所杀。南朝宋大明七年(463),孝武帝刘骏亲临历阳梁山,检视水师。北齐天保六年(555)南梁,北齐协和于历阳,改历阳为和州。隋开皇九年(589),和州刺史韩擒虎自横江渡采石,一举灭南陈。
五代时吴越王钱镠以杭州(今浙江杭州市)为都城,称西府,亦称西都,辖境同杭州。景福二年(893),钱镠建都杭州,率士兵役徒20余万众开始大规模筑城。吴越国将都城杭州改为“西府”,也称“西都”,号越州(今绍兴)为“东府”[2]。这样,杭州形成东西二都之制。
五代时期,楚以朗州为西府,在今湖南常德市。天祐四年(907),唐大将朱温逼哀帝退位,代唐称帝,都汴(今河南省开封市),国号梁,史称后梁,从此,我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907—979)时期。五代快速取代了唐王朝,统治了曾在其版图下的中国北部以及中北部地区,而大部分的十国政权相较于五代要弱得多[3]。吴越以外,荆南、楚等国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地方“王”,他们作为别的王朝皇帝的臣下,信奉其年号[4]。在这一历史阶段,现今的湖南、广西大部及贵州东部和广东北部地区被木工出身的唐末节度使、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马殷所占有,“总制二十余州”[5]1757。天成二年(927),中原后唐王朝明宗册封马殷为楚国王,马殷于是以潭州为长沙首府,建国承制,“立宫殿,置百官,皆如天子制……群下称之曰殿下”[6]944,在湖南建立起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王朝,即五代十国中的南楚国政权,这也是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王朝政权。马殷虽出身寒微,但“勇而有谋,宽厚乐善”[6]932,在他统治时,“上奉天子,下奉士民”,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提升国力,发展生产的措施。如实行奖励农桑、兴修水利、退兵修农、发展茶业、提倡纺织、通商惠工、改革租税、不征商旅等政策。这使得其统治地域“多产金、银、茶、谷,比年财货丰殖”[6]955,“遂致一方富盛”[5]1757,呈现一片繁荣景象。《通鉴纪事本末》载南楚大将王逵曾趁何敬真大醉,派人逮捕了他,并言“太师命械公归西府(朗州)”[7]。
北宋枢密院的别称。北宋前期,朝廷设“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权,时称“二府”。中书省居东,称“东府”;枢密院在西,称“西府”。宋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真宗咸平二年五月乙巳》:“按(曹)彬复为枢密使,(向)敏中自同知枢密院改副使,乃至道三年八月乙亥。咸平元年十一月戊子,敏中改参政;二年六月戊午,彬卒。两人同在西府,才一年耳。”宋代叶适《上西府书》言:“伏惟执事,英杰俊伟,材智特异,忠勇并昭,尝以再期之年,行数千里,尽守上流要塞之处。今又近掌地官,不盈月而在右府。”[8]此右府,即枢密院。
宋枢密院公廨(官邸)称西府。神宗朝始建,在此以前,宋代京师职事官居私宅,无官邸。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开始进行变法。熙宁三年(1070)九月,“丁未,召建东、西二府各四位,东府第一位凡一百五十六间,余各一百五十三间。东府命宰臣、参知政事居之;西府命枢密使、副使居之。府成,上(神宗)以是临幸。后十日(原注:十月丁巳),赐宴王安石位,始迁也”[9]5517。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为宰相和执政部门修建的官邸。八所“官邸”合计房屋1 227间。离任时迁出,以备新来的执政官员居住。这里的“西府”是官邸的正式府名,不再是中书和枢密院的别称了。官邸的建成和使用,是“王安石变法”的组成部分。从熙宁四年(1071)前开始,直至德祐二年(1276)元军占领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实行了200年左右。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首创,远比欧、美类似的“官邸”早六七百年以上[10]。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京师职事官,旧皆无公廨,虽宰相、执政亦僦舍而居。每遇出省或有中批外奏急速文字,则省吏遍持于私第呈押,既稽缓多漏泄。元丰初,始建东、西府于右掖门之前,每府相对为四位。……东府与西阙相近,西府正直右掖门。”之后,司马光又将“西府”的纯住宅性质,改变为既是住宅又是议政的场所。《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庚戌,三省、枢密院言:同差除及进呈文字,理须会议者,先于都堂聚议。或遇假及已归东、西府,听便门往来聚议。从之。”[9]8567
上一篇:本期面对渤海大学民主管理新机制学府里的仲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