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全国首个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报告!这5个

04-20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婷)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刘坚教授、刘红云教授团队发布了“全国首个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报告”,全面梳理了7年多来在181个区县的2638所小学、1322所初中和140所高中采集到的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结果,得出了10条最新结论。其中有些内容颠覆大家以往对教育的认知,引起了业内及社会的高度关注。

如何读懂这份专业性极强的“体检报告”?小编梳理了5个家长和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问:有多少学生参加了校外补习,每周补习多长时间能够提高成绩?

答:团队研究发现,小学有22.2%的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小时以上的校外补课,初中学段这一比例为32.8%,且有10%的区县每周校外补课3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超过50%,甚至部分区县每周校外补课6小时以上学生的比例超过35%。

通常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及其家长会寻求校外补习以提高成绩,但数据分析发现,成绩一般的小学生中有23.5%每周参加校外补课超过3小时,而成绩优秀的小学生中也有22.9%每周参加校外补课超过3小时。

对于初中生而言情况相反,成绩优秀的初中学生每周参与校外补课的情况反而更严重。成绩优秀和成绩一般的初中学生每周参加校外补课超过3小时的比例分别为34.9%和13.2%。

进一步分析发现,成绩优秀的学生群体中,每周参与校外补课的时间越多,学生内部学习动机和主观幸福感越低;在成绩一般的学生群体中,每周参与校外补课的时间越多,学生学业成绩不增反降。

结论:参与校外补课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即使对成绩一般的学生而言效果也十分有限。

问:学生减少睡眠时间,延长学习时间,是否能提升学业成绩?

答:持续多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小学阶段能够保证10小时睡眠时间的四年级学生比例仅为11.2%,有24.3%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初中阶段能够保证9小时及以上睡眠时间的学生比例仅为4.3%,有34.2%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

分析不同区县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后发现,导致学生睡眠不足最主要的原因分别为完成“家长安排的补习”和“学校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然而,牺牲睡眠时间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减少睡眠时间不仅对提升学业成绩“收效甚微”,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将带来更严重的负面影响。当学生平均睡眠时间每减少1小时,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网络成瘾的比例会显著上升,而主观幸福感、学习兴趣、艺术兴趣和体育兴趣等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明显下降。

结论:牺牲学生睡眠时间不仅对提升学业成绩“收效甚微”,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问:现在的学生学习很辛苦,如何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答:提升学生幸福感,做好五项基本“保障”至关重要。如果基本保障睡眠、规律早餐、保证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保证每天阅读半小时、父母关注子女生活,则91.5%的小学生和84.1%的中学生会感到“幸福”。

每缺乏一项“保障”,中小学生幸福感较高的比例将下降10%左右。当所有“保障”均不能满足时,学生感到幸福的比例仅为48.9%。遗憾的是,以小学生为例,得到五项基本“保障”的学生比例仅为12%。

结论:父母必须改变育儿观念,关心关爱要从最基本的“五项保障”做起。

问:阅读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样的影响?真的能提高成绩吗?

答:数据显示,以小学为例,藏书量越多,成绩越佳。当家中藏书量仅为20本以下时,学生学业成绩平均为514分,而家中藏书量达200本以上的学生,学业成绩平均为607分只要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每天阅读半小时,就能够比完全没有读书习惯的学生高出42分。

当家庭藏书量相同时,学生是否对阅读感兴趣则成为关键因素之一。数据表明,当家庭藏书量相同时,拥有较高阅读兴趣的学生学业均分相较“低阅读兴趣”的学生高出25-32分左右。

有选择地阅读也非常重要,如果选择阅读故事书及介绍人物或自然的书,则阅读频率越高,学生学业表现越佳;但如果选择阅读漫画书,则随着阅读频率的增高,学生学业表现反而更低。

读书的益处除了体现在学生学业表现外,也体现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数据发现,家中藏书量越多的学生,其网络成瘾和手机依赖的程度越低,且主观幸福感越高。

上一篇:古特雷斯:联合国将继续加强同区域和次区域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