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区域科技创新特区 绵阳科技城凭战略科技力
04-06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李 迪 陈 科
近日,科技部正式印发《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是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内容的落实和深化,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的科技创新“路线图”。《意见》提到支持中国(绵阳)科技城(以下简称绵阳科技城)探索建立区域科技创新特区的科学路径。
那么,依照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的科技创新“路线图”,绵阳科技城将如何利用好自身优势,探索、走出一条“别样的路”?
厚植创新基因为科技城建设赋能
3月9日,绵阳科技城工业技术研究院线上发布了绵阳菲纳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UT310三维传感微量热仪”成果。该成果开创性地解决了仪器的环境适应性问题,提升了实验研究数据的准确度与可信度,为热学界科研和生产贡献了科技城力量。
“在热力学研究中,量热技术涉及一切与热有关的实验和监测的基础研究,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综合水平的标志。”绵阳科技城工业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实际上,为提高国家科技综合水平,绵阳科技城在“十三五”时期可以说是结出了累累硕果。其中,全国推广的三批次共56条全创改革经验,绵阳科技城贡献9条;绵阳市研发投入强度、科技进步奖获奖数量稳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的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从850家增加到1375家;绵阳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第50位、上升5位。
素有“富乐之乡、西部硅谷”美誉的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的科技城,是四川第二大经济体和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去年GDP突破3000亿,也是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
科技创新是绵阳底蕴和优势所在。绵阳自建设科技城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等国家级重大改革任务达78项,探索总结出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经验成果。
“在此优势下,绵阳科技城应该持续壮大战略科技力量,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布局地,成为国家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试验田,成为国家建设区域性创新高地的重要力量,努力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要聚焦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在建设绵阳科技城新区等重点工作方面精准发力,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努力为国家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供给。”中共绵阳市委书记罗增斌表示。
加快科技城建设 形成释放创新潜能的最优环境
随着中电科九所磁性材料产业园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激光产业园等项目成功签约并开工建设、科学城医院核医学中心回旋加速器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一批批科技创新项目正从绵阳科技城不断涌现出来。
可见,绵阳正在加快科技城的建设速度。目前绵阳正积极服务保障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在绵国防科研院所重大项目建设;高端人才住房、春蕾小学等项目加快推进,国防建设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意见》中明确,到2025年,西部地区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产业加快发展。到2035年,西部地区创新格局明显优化,形成以科技创新引领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有力支撑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西部地区成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
而围绕“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创新高地”,绵阳则表示将与成都、重庆共建中国西部科学城,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全面提升协同创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能力,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在“建设区域科技创新特区”方面,将大胆探索,努力为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探索路径。“一方面,争取国家将现有科技领域重大改革举措在绵阳科技城系统集成、落地实施;另一方面,争取在绵阳科技城布局开展更多重大改革先行先试,加快在绵阳科技城形成有利于集聚创新资源要素、释放科技创新潜能的政策环境,力争早日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成果,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标志性成果,为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作出示范。”绵阳科技城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解读及运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