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创新举措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聚合“小平台
09-18青龙创新举措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聚合“小平台” 巧解“大疙瘩”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通讯员崔岭)面对群众情绪激动、事实牵扯不清的纠纷,传统的处理方式往往是乡(镇、街道办)接触后,转往信访部门,再转往相关职能部门处理,耗时费力不说,群众还可能因部门间推诿扯皮心生怨气。
为破解这一基层治理难题,青龙满族自治县积极践行“枫桥经验”,整合职能部门力量,通过实施街长制、“零距离”办公室、“百姓说事儿日”、“一村一室”等措施,全力破解基层治理难,提升基层化解矛盾纠纷能力,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让身边人解决身边事
“我们每个村按照区域划分,以街为单元,每条街设一名街长,每名街长分包10户。”青龙马圈子镇党委书记魏国锋说,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是街长的重要职责之一。平时街长们走街串巷,和群众较为熟悉,大家伙儿有什么烦心事也乐意找街长来帮忙。
实际工作中,该镇实行由书记、镇长联系包村干部,包村干部分包村“两委”、村“两委”成员分包街长、街长包户的“一联三包”防控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工作局面。对于街长、村“两委”无法完成的调解任务,由包村干部上报书记、镇长,协调公安等相关部门解决。今年以来,全镇街长就帮助收集公益诉讼线索30余条。
在青龙,承担着“润滑剂”作用的除了街长,还有乡贤能人。安子岭乡金杖子村有17年党龄的党员张顺,在村里辈份比较高,如今是该村孝心养老理事会监事,2019年经他解决的村里土地纠纷、邻里矛盾、婆媳关系等矛盾就达30多起。
青龙通过探索推行村“‘两委’+孝心养老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基层治理模式,积极引导乡贤参与社会治理与建设,打造了一批乡贤“朋友圈”,开创了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畅通群众诉求通道
“信访问题既不能躲,也不能拖。”近日,祖山镇人大主席张云希在花厂峪村走访时了解到,因前几年危房改造的遗留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该村74户村民存在集体访的隐患。张云希与几名同事,挨家挨户上门了解情况,一方面多方筹措资金,一方面因人因户制定处理方案,最终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面对纷繁复杂的农村工作,祖山镇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建立零距离服务群众办公室,推动全镇党员干部身心下沉,深入村组、农户,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困,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以来,累计走访群众7000多户次,接待群众来访560人次,处理信访案件23件,化解率达100%,并妥善处置群众咨询诉求举报300多件。
双山子镇创新开展“百姓说事儿日”活动,他们把每月的6日、16日、26日定为“百姓说事儿日”。每到“百姓说事儿日”这天,各村的村“两委”、包村干部、驻村工作组都会到百姓说事儿室,倾听百姓遇到的问题,为他们寻求解决之道。截至目前,全镇共收集百姓意见建议1362条,已办结1297条,村内上访率、矛盾问题发生率分别下降30%和35%;完成镇供销社平方米的商住楼建设任务,拆除非环保锅炉130余个,街道拆除违规菜棚、广告牌232个,规范店外经营310余家,发展农业项目8个;各村收集疫情防控建议25条,采纳有效建议12条;排查“两不愁三保障”、基础档案、政策落实等方面问题15个,已解决13个。
●构建多方联动调解机制
近日,青龙法院一村一个法庭工作室(以下简称“一村一室”)在凉水河乡凉水河村和杏树坨村正式挂牌,这标志着青龙法院诉前调解工作进入深入推进阶段。
前不久,茨榆山乡村民王氏兄妹因家庭冲突而报警。乡派出所、乡司法所工作人员到场后,充分发挥双方联合调解优势,利用“背靠背”“面对面”调解法,较快地帮他们弥合了分歧。
为集中有效突破部门间的条块束缚,青龙开启融合大调解模式,以延伸基层法庭职能为突破口,将诉前调解平台“一乡一庭”关口前移到“一村一室”。工作室设在村委会,主要职责包括受法院诉前调解中心或法庭的委托,参与调解辖区内的民事纠纷;向法院报告辖区群众对法院裁判结果的意见,并协助做好判后答疑工作;向法院报告当地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纠纷等重要舆情信息,做好矛盾纠纷的风险预判和提前化解;协助法院各部门送达法律文书;协助法院执行局和法庭的执行工作;协助做好信访案件化解和信访人的稳控疏导工作等。
上一篇:我国沙漠治理已见成效,然而印度早已引用青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