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境内的黄河|治理黄河 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08-07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政府都非常注重黄河的治理。如今,黄河已经是一条被人类深刻影响和干扰的河流,未来应如何治理,才能既保障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保障这条古老而又伟大的河流生生不息,造福于人民,这是一个值得深思而又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黄河河口通畅,水沙顺利下泄,可保中游河道无虞;河口阻塞,中游河道必壅水滞沙,造成水患。历代治河皆密切关注河口,相继制定治河方策。自大禹治水以来,在几千年治河实践中,劳动人民探索、总结出多种经验,提出过“分川导滞”、“束水攻沙”等治理方策。因社会制度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有些措施成效不大,有些措施难以施行。
那么,民国后都是如何对黄河东营段进行治理的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多种方案治理黄河
民国时期,许多专家学者们从近代水利科学观点出发,曾提出过上中下游全面治理进而达到治理河口的方略,主张引进西方治河技术,重视基础资料积累,对河口进行统筹规划,并做过一些准备工作和简单工程。如1918年和1933年2次进行河口地形测量;1934年进行河口查勘;1936年在乱井子裁弯取直等。
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战略方针,开始对黄河上中下游进行全面综合治理。在河口治理方面以确保防洪防凌安全为前提,因势利导,相机决定流路改道。上世纪60—70年代,随着油田开发建设规模扩大和黄河三角洲经济全面发展,频繁改道将对石油勘采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和损失。为探索解决矛盾的方法,先后提出过许多建议和主张。如大搞水土保持,大规模进行河道挖沙,扩大流路改道范围,合理安排减沙、用沙、排沙。在河口治理对策上除采取增修堤防、整治河道、分洪放淤等措施外,还采取相机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人工改道措施。通过对入海流路的不断调整,周期性降低河口防洪水位,缓解了防洪防凌压力。改道点位置基本控制在西河口附近。
我市建市后,为彻底改变黄河三角洲社会经济面貌,市里制定一系列发展规划和目标。实现这些规划的前提是黄河口地区的安定环境,特别是黄河入海流路的长期稳定。任何一次影响范围较大而又周期较短的流路改道,都会对三角洲建设格局带来不利影响,成为各行各业持续发展的后顾之忧。我市曾于1984年提出稳定清水沟流路40—50年的要求后,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先后多次指示有关部门、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领导、专家到河口实地查勘,研讨论证。在逐步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国家计委于1991年批准黄委会制定的黄河入海流路规划报告。这一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稳定清水沟流路为目的,在清7断面以上加强两岸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工程,在清7断面以下分别安排现河道、北汊1、北汊2等3条行河路线。各条行水路线放弃或启用的时机以西河口10000立方米每秒流量的水位来控制,达到12米时便进行一次更换。按此规划,清水沟流路可以使用到2020年前后。
进行多次查勘
成为河口治理工作的先导
1952年9月,黄委会、山东河务局组织河口查勘队,首次对河口变迁、潮汐、通航及三角洲淤积等情况进行调查,搜集资料。1954年2月到6月,水利部、燃料工业部、黄委会组织黄河查勘团到河口查勘,10月完成《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该报告认为河口治理以维持自然改道为前提,进行堤防加培、加固。
上世纪60年代,黄河三角洲建设步伐加快。围绕油田及工农业建设和黄河防洪安全等目标,进行多次查勘和规划。1963年10月,黄委会秘书长陈东明率黄委会专家查勘河口后认为:现实可行的办法是利用河口淤积、延伸、改道的自然规律,在河口延伸至防洪许可限度时,因势利导,进行有计划的改道,把小面积的淤积、沙嘴延伸,变为大面积的扇面延伸,以减缓河口的延伸速度。
1966年,水电部《关于黄河下游防汛及保护油田问题的报告》提出:在利津县五庄临时破堤分洪,以保南岸石油生产。国务院同意后,山东河务局和惠民修防处会同地方政府查勘,制定无坝分洪规划。1967年11月,惠民军分区、地革委组织人员再度查勘,又制定有坝分洪规划。为把分洪和淤地改碱相结合,1969年10月,惠民地革委生产指挥部与山东河务局联合进行查勘规划,1970年1月制定出五庄分洪放淤工程规划。后因南岸展宽工程立项开工,五庄分洪规划在完成避水台及堵缺截串土方60余万立方米后停止实施。
上一篇:河北省印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计划 重点治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