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两心三圈:山东精心描绘区域协调发展新蓝图

07-18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高殷晓 旭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要求,今年1月31日山东省印发《贯彻落实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坚持新发展理念,立足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坚决破除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体制机制障碍,描绘了一幅区域协调发展新蓝图。

山东提出,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国家中心城市、青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区域发展格局,并按照时间节点确定了任务目标。山东明确,到2020年,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在建立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区域政策调控机制、区域发展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在健全产业发展机制、区域合作机制、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到2035年,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显著缩小区域差距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中发挥重要作用;到本世纪中叶,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完善区域治理制度、提升区域治理能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方面更加有效。

根据《实施方案》,山东将着力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其中"建立区域战略统筹机制"被摆在突出位置。一方面,推动形成全省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既各有侧重又注重融合。另一方面,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50个试点县重点事权综合改革。此外,山东还将推动陆海统筹发展,建立陆海全方位协同发展机制、深入推进海洋强省建设。

《实施方案》显示,山东将从六个方面发力,谋篇布局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产业共兴,统筹"十强"产业布局,建立"雁阵型"产业集群及集群领军企业培育库,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并建立"四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设施共联,进一步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大重点水利工程、5G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提高能源发展质量;利益共享,推行飞地经济模式,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等;生态共治,树立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的绿色发展导向,实施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市场共建,放开放宽落户限制,完善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整合共享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区域共融,山东将大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强化大运河、淮河等流域上下游合作,推动与京津冀、长三角等省际区域协同发展,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关于创新产业发展机制,《实施方案》指出:一要优化产业布局,二要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三要突出重点项目建设。

《实施方案》突出"完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机制",特别是在提高能源发展质量方面,山东将进一步实施"外电入鲁"工程,建设山东-河北特高压交流环网,争取将"陇电入鲁"新通道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同时启动海上风电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推进LNG接收站建设,制定核能、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深化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则彰显了《实施方案》的山东特色。除了强调要完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粮食主产区激励支持机制,促进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区域交易平台,《实施方案》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层次和推动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衔接作出了具体安排。

《实施方案》还注重创新区域政策调控机制,提出建立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识别制度等多项机制,以保证区域协调发展相关工作有序推进。围绕创新区域政策调控机制,山东将实施差别化政策,比如建立以单位能耗产出效益为导向的分级评价制度,实施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等,同时深化省财政直管县改革,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实施均衡性转移支付,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和激励机制等。

而在强化区域发展保障机制方面,《实施方案》明确,首先,要规范区域规划管理,完善区域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工作程序,实行区域规划编制目录管理制度,健全区域规划实施机制,并建立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风险识别制度;其次,要加强组织领导,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牵头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工作,分阶段编制工作方案,省有关部门则要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形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合力。

上一篇:商城社区福泰花园小区:搭建居民议事平台 破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