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论文_人地关系地理基础与中国区域
06-09文章目录
一、区域发展的地理基础:人地关系
(一)侧重从地理出发看待人地关系的认知
(二)侧重从经济活动出发看待人地关系的认知
(三)作为新兴学科的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认知
二、人地关系地理的中国特点:胡焕庸线与主体功能区
(一)人地关系的中国发现:胡焕庸线
(二)人地关系的新近拓展:主体功能区
三、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演进的阶段:侧重特点与认识深化
(一)“三线建设”的布局阶段
(二)“经济协作区”的构建阶段
(三)沿海与内地区域差异化战略阶段
(四)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发展战略阶段
(五)城市化-城市群发展“块状”区域发展战略阶段
(六)联通国内外的“一带一路”倡议阶段
四、新时代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格局:“4-3-2-1”区域战略体系的形成
(一)“4-3-2-1”区域战略体系的构成内容
(二)当代区域战略体系的重点是城市集群发展
(三)区域战略体系将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韧性
五、结论与讨论:趋势和启示
文章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由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战争形势重视地理纵深的“三线布局”,经过计划经济时期强调地理毗邻关系的拉郎配“经济协作区”,演变为改革开放之初面向海洋开放的“两个大局”部署,再到注重区域均衡的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如今演变为侧重发挥地理集群优势的城市群/都市圈发展布局,而且进一步关注到国内外的地理联系,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塑造国际地理格局。至此,综合形成了当今“4-3-2-1”区域发展战略体系,这一演变是顺应人地关系规律要求、追求国土空间优化的表现,不仅增大了中国经济回旋的余地,而且增强了发展的韧性。意味着在谋求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旨是:充分发挥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禀赋的主体功能,着意于探索切合实地的区域发展模式。
文章关键词:
论文作者:王玉海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
论文DOI:10.19327/j.cnki.zuaxb.1009-1750.2022.02.001
论文分类号:F124;F301.2
上一篇:经济体制改革论文_国家审计服务区域经济健康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