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务新媒体的角色期待扮演与调适
07-27近年来,互联网政务从门户网站走向两微一端、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在节点化的传播环境中政务新媒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建设数字化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五级网上政务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关键所在,更是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地方政务新媒体作为全国政务新媒体组织的中枢,其形成和发展受地方经济、行政级别以及社会角色期待的影响,其运转良好与否影响政府主体市域社会治理成效,而其能否良好发展,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务新媒体的角色扮演是否能够满足外在的公众期待与能否调适组织内部的角色失衡。
一、现阶段我国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状况
网民规模的稳定增长为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奠定基石。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0%,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网民规模达7.73亿,占网民整体的82.6%。基于互联网发展我国初步形成五级网上服务体系,我国共有政府网站个,市级及以下行政单位共有政府网站个,占总体政府网站的82.0%[1],同样市级网站栏目数量以及网站首发文章数量最多,31个省均已开通政务机构微博、头条号与抖音号,全国地方政务新媒体的矩阵规模正在扩大,市县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占有规模优势。政务新媒体庞大的用户群改变的传统了传播格局,影响政务新媒体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发声与回应方式,正在影响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
二、地方政务新媒体的角色期待
社会心理学将“角色”定义为“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处于一定位置时所执行的职能”,是一种体现特定社会角色的行为模式、一种反映特定社会地位的社会身份以及履行特定社会义务的社会期望,主要用来分析个人的社会行为,其亦可用于分析组织的社会行为,即角色主体也可以是组织[2]。政务新媒体是政府主体为使政务和服务达到高效融合的特定目标而建立的有机体,作为政府主体代言人在不同的传播环境中具备角色期待、角色扮演与角色调适的内在要求,而作为五级政务新媒体运行的中间组织,其角色期待具有多元性。
(一)提升社会治理的需要
各层级各领域的政务部门以真实的身份和信息通过官方认证后在互联网上开设官方网络问政平台以建立政务新媒体矩阵,其中地方政务新媒体,特别是市、县级政务新媒体的建设是完善五级政务覆盖的重中之重。市县级政务新媒体是向乡与村传达国家、省级政府指令与履行网上政务服务的直接主体,其运行机制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政府主体进行网上市域社会治理的质效。
(二)设置议程与服务大众的需要
地方政务新媒体的媒体属性与政治属性指明了其履行传播信息与提供服务的双重功能,也指明了它作为把关人与服务者的双重角色。在履行政治职能层面,地方政务新媒体是国家向大众传达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媒介,目的是设置大众议事日程与进行舆论引导。在提供服务层面,地方政务新媒体借助互联网技术为民众提供便捷的网络办事服务,实现更多服务“一网办通”。
(三)促进社会动员的需要
“后真相”时代,随着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激增,社会大众的情绪随时都可能被社会公共性事件牵动,各个圈层之间的意见交流与融合易在短时间内引发社会舆情。为应对突发性舆情事件,政府主体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打通省、市、县、乡、村五级社会治理线上协同指挥通道,力图在第一时间传达自己的决策意见,在社会成员承压能力范围之内进行积极高效的社会动员。地方政务新媒体借助市域地方事权,往往在动员地方大众与化解地方舆论危机起重要作用。
(四)提升政府话语权的需要
智能媒体时代,互联的实时性、交互性、公开性赋予节点化用户公开发表意见的权利,对政府主体话语权造成一定冲击。政府主体注重新媒体矩阵的建设与完善,向各类新媒体平台渗透,例如地方政务新媒体入驻B站、开展线上直播等形式来建立其在各大新媒体平台的社群与圈层,在提高角色活跃度、整合角色中巩固圈层意见领袖的角色定位,通过互动中不断提升地方政府话语权。
三、地方政务新媒体在不同传播环境中的角色扮演
上一篇:短视频平台治理的公共性目标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