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常见病害分析与治理
01-22城市道路一直是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道路工程质量对我国交通运输能力发展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主要有沥青路面和混凝土路面两种形式,在我国城市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国内非常常见的两种路面形式。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两种路面在长时间的应用过程中,相继暴露出了许多的病害问题,对城市道路的正常使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只有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和修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路面质量,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1]。
1 城市道路常见病害分析
1.1 沥青路面病害
(1)坑槽病害。路面坑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病害,目前有很多企业盲目的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质量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感差。而出现偷工减料的行为,并且在进行选择材料的过程,以次充好,减少施工工序,结构层施工完毕后养护时间短,养护不规范等。
(2)麻面病害。麻面病害的产生对路面的影响较大,其不仅对路面的美观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造成路面的松散现象。在路面出现麻面病害后,相应的路面就很容易出现积水现象,积水后将导致沥青集料脱落,进一步降低了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结力,又加重了松散的路面破坏。
1.2 混凝土路面病害
(1)裂缝病害。①纵向裂缝。一般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中,高填方和填挖交接处会出现纵向裂缝病害,其原因就是路基出现了横向不均匀沉降,或者板下的支撑不均匀而引发。②横、斜向裂缝。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横向裂缝和斜向裂缝一般出现在填挖相交断面、新老路基交界处,软弱地基路段也常见此类型缺陷。③交叉裂缝。交叉裂缝是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裂缝交叉,出现这种裂缝可能是路面强度或者路面基层强度较低,或者存在水稳定性和水泥性能稳定性差等问题[2]。
(2)表面损坏。①纹裂、板面剥落现象。纹裂和网裂是一种发丝状、浅细表面裂纹、网状裂纹,影响路面板块的质量和外观。②麻面和露骨病害。麻面病害是指某些路段的路面板块粗糙度较大,一般是因为在施工中混凝土初凝前遇降雨,而将其路面板块的表面结合料逐渐磨失而使其光滑性受损。
2 治理对策
2.1 沥青路面病害治理对策
(1)坑槽病害治理措施。首先应测定坑槽的深度,并划定切槽的修补范围,切槽时应使用风镐,再使用高压风枪清除槽壁和槽底,将其内部的灰尘和杂质清理干净,然后利用喷灯对槽壁以及槽底进行烘干处理,并喷洒黏层油。黏层油不宜过厚,再将准备好的热料填补在坑槽内,厚度一般在7cm 以上,填筑时应进行分层填筑,以由四周向中间的方式进行碾压。坑槽内的填料应确保比原路面高4.5cm,碾压后可允许其高出表面2.8cm,可预防经过后期自然碾压而出现的下陷问题。
(2)麻面病害治理措施。如果是因低温施工造成的麻面松散病害,可以将松散料收集好,待气温达到20℃以上时,将松散部位清扫干净,重新施工喷油封层。喷洒热沥青后,撒3-5mm 厚的石屑或粗砂。如果处于低温、潮湿季节,也可以采用乳化沥青封层技术进行处理。
2.2 混凝土路面病害治理对策
(1)裂缝修补。压浆法针对出现的裂缝采取注浆措施,为确保注浆质量,各阶段注浆压力至少达1.5MPa。正式压浆之前,可通过环氧砂浆深度处理裂缝封堵问题,随后顺着裂缝方向,以10-15m 为间隔分别设置注浆管,并向其中注入水泥浆。基于压浆法,可有效控制裂缝扩大,但施工环节较多,需投入大量成本。
以改性沥青为原材料,经加热融化后将其灌入缝隙中,从而起到封堵效果。若裂缝宽度达到6.00mm,此时基于沥青灌缝法具有可行性,可缩短施工时间,是现阶段道路维修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但此方法的局限之处在于沥青与裂缝粘接效果欠佳,补缝处容易出现损坏。
(2)路面板破坏治理措施。①面板的断裂、破碎病害,需要将已经破碎的混凝土板全部凿除,在处理好基层之后再将凿除部分重新浇筑混凝土;针对裂缝宽度在3mm 之内的非扩展性轻微断板,而运用直接灌入粘结剂来实施修补;像是属扩展性裂缝,便可以运用沥青砂类填料隙,预防雨水渗入。一旦出现扩展就得要进行二次填隙,直到缝隙不再加大的时候就得要处理裂缝,凿缝之后来填筑灌缝材料;在具体凿缝的时候,为了加大填缝料和板缝的粘接面积,来扩散温度应力,将接缝与裂缝凿成三角形断面,深与宽大约控制在板厚的1/6,在具体填缝料的时候运用的是高弹性填缝料,灌注好的填缝料顶面得要比砼路面宽于凿口高出2cm 之上。②错台病害。一般会选择将其铲除的方式处理,之后使用与原先混凝土同标号的混凝土修补好,可以适当使用快速修补剂,以尽快完成治理作业,使交通得以尽快开放[3]。
上一篇: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