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歌《茉莉花》与东北民歌《茉莉花》的对

12-14

《茉莉花》是一首地方性民歌小调。根据《鲜花调》演变而成,既保留了《鲜花调》原有的曲风,又在传唱中形成各具特点的地方民歌《茉莉花》。一首简单的小调,在流传中经过变异,唱出了多种不同形式,只有深切理解歌曲的内涵才能把歌曲表达的惟妙惟肖。

一、《茉莉花》的历史文化及流传

根据记载,《茉莉花》最早是属于江苏扬州的秧歌小调。《茉莉花》最早在传唱时反映的是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故事,流传最广的是江苏省的《茉莉花》,但在以后的演唱中,随着各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生活、文化习惯、生活习俗、语言风格的不同,出现了多个版本的茉莉花。其演唱的曲调、方言、歌词和音乐风格都在随之改变,这使得茉莉花出现了多个变体。有的保留了原有歌词,在演唱风格上,加入了本地方独有的语言特色,把本地区的唱腔融入到歌曲中。有的歌词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在节奏和旋律方面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使得茉莉花的曲调丰富多彩。《茉莉花》最早有三段歌词,分别演唱的是茉莉花、金银花和玫瑰花。1942年,我国著名音乐家何仿到江苏扬州的仪征市六合金牛山地区采风,把这些歌词记录了下来,但在1957年时,他将原来的词曲进行了改编,由之前的演唱三种花变成了只演唱茉莉花,并加上了优美婉转的曲调唱腔,变成了大家所熟悉的茉莉花曲调。

二、《茉莉花》的地域差异

同一首歌曲,传唱到不同的地方,就会出现不同的语言和曲调。根据各地方的特色,与当地的风俗习惯、本土方言相结合,由此发生了变化产生新的曲调。中国民歌的传唱地区较广,历史久远,与当时的风土人情、经济文化、民间风俗都有联系。《茉莉花》这首歌曲在传唱过程中,经过各地方洗礼,不断的吸收各个地方的音乐风格,形成了多种不同面貌。“茉莉花”小曲曲名为“鲜花调”,有上百种唱法,广泛演唱中,演唱的语调、语言文化、音乐风格也随之改变。南方的民歌演唱时声音情感都偏向细腻委婉,北方的民歌具有北方发特点,粗犷豪放。这就与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有联系,还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

江苏的《茉莉花》大家最为熟悉,演唱上旋律优美动听,具有南方人细腻的情感特色。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造就了东北人豪爽的性格,说话声音洪亮,做事不拘小节等,这些都影响了这首歌曲的曲调。东北黑龙江民歌《茉莉花》,这首歌曲在演唱上继承了东北人的语言特性,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泼辣的语调、俏皮的二人转曲风,再加上演唱者的处理,加入浓郁的北方地区风味 “恩啊恩啊哎咳呀”而显得别具风味。

三、谈《茉莉花》的演唱风格

江苏民歌《茉莉花》是最为大家所熟悉的有代表性的“茉莉花”小曲,流行于江苏一带。其旋律优美,演唱起来朗朗上口。内容是歌唱姑娘惜花爱花的感情。

东北民歌《茉莉花》的曲调传唱在东北地区。在演唱中每句都加入了二人转的演唱手法,增加了旋律的跳动性。每句结束后都要加上一个“呀”字,使歌曲旋律更为活泼。在第一句与第二句都加入的小六度的大跳音程,这就使得歌曲旋律更接近二人转曲调。尤其在最后的衬词上加上了“恩啊恩啊哎咳呀”更体现出浓郁的北方二人转色彩。

对比相同之处:它们都是由一个本体“鲜花调”演变而来,基本保留了“鲜花调”的原由曲风。在词曲表达上都是赞美“茉莉花”的洁白无瑕,芬芳迷人,都表达了姑娘惜花爱花的情感。

对比不同之处:江苏民歌《茉莉花》曲调平稳而婉转流动,在演唱上多为一字多音,词与曲搭配匀称。东北民歌《茉莉花》在演唱上为每一字一个音,在词曲表达上爽朗热情、开朗直接、感情饱满、活力四射,表现了东北人性格豪迈、直爽的特点。

《茉莉花》是一首非常流行的民歌小调,随着在民间的传唱而广泛流传到全国各个地方。民歌小调《茉莉花》在不同地域流传时有一定的变异性,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风俗、语言等结合,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发展成为各个地方不同特色的版本,从而进一步演变成为了各地的文化。在歌曲调性上,虽然都是民族的五声调式,但江苏民歌《茉莉花》为一个字多个音,在感情表达上显得更为细腻柔美,委婉流畅。而东北民歌《茉莉花》为每字一音,感情饱满而热情开朗,在表达感情方面比较直接,表现了东北人的豪爽的性格。虽然不同地域的民歌在演唱上都具有不同地域的语言特点,但是它们都是由一个本体“鲜花调”演变而来,基本保留了“鲜花调”的原由曲风,而且都表达了姑娘惜花爱花的情感。总之,通过对江苏民歌《茉莉花》与东北民歌《茉莉花》的比较研究,能够使演唱者更好的加强对歌曲地方音乐风格的把握,在演唱中加深演唱者对歌曲的风格理解,做到更好的表现歌曲情感和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理解歌曲的内涵,做到声情并茂的来演唱歌曲。

上一篇:用独特视角解读中国电影——评《江苏艺术家与
下一篇:没有了